由江南大學、中國食品安全報社、曲阜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成果報告會”日前在北京舉行。

(報告會現場照片)
會上,江南大學等發布了《“舌尖上”的安全—從田間到餐桌的風險治理》暨教育部哲學社會系列發展報告《中國安全發展報告(2019)》、《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9)》等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主要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重大理論創新與制度安排的研究報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實踐創新的研究報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食品安全狀況的研究報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水産品質量安全狀況的研究報告》、《黨的十八大以來由國内主流媒體報道的問題食品的研究報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研究報告》、《近年來典型食品安全謠言特征與應對策略的研究報告》等系列報告所組成。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吳林海教授、洪巍副教授,曲阜師範大學食品安全與農業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楊教授、安陽師範學院牛亮雲博士、浙江工商大學鐘穎琦博士、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呂煜昕等分别代表研究團隊在報告會上發布了相關研究成果。系列研究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基于中國特色的國家制度與中國社會治理的新思想、新實踐,立足食品安全的現實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就食品安全風險治理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制度安排,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創新實踐,食品安全戰略全面實施,食品安全“四個最嚴”有效貫徹,食品安全風險社會共治體系建設有序推進,食品安全風險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提升,食品安全總體保障水平穩中向好。
報告會上,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朱長學在緻辭中指出: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随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舌尖上的安全成為了舉國關注的話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風險治理體系改革的大格局、大脈絡日益清晰,風險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治理效能持續提升,主要食用農産品與食品市場供應充足,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穩中向好,擘畫了新征程上食品安全風險治理最為絢爛的篇章。
中國農業出版社職教分社武旭峰社長在報告會上介紹了《“舌尖上”的安全—從田間到餐桌的風險治理》一書。武旭峰介紹,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有關部門與中國農業出版社共同組織出版了“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大國三農”系列叢書。“大國三農”系列叢書共八本,《“舌尖上”的安全—從田間到餐桌的風險治理》是其中的一本。目前,“大國三農”系列叢書已全部出版上市。
江南大學社科處處長、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浦徐進教授緻辭,向關心支持江南大學的新聞界朋友表示感謝,并主持了主要成果發布環節的活動。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王建華教授參加會議并主持了相關環節的活動。
我院教師李玉峰、楊衛老師,張迪博士應邀參加了該次發布會,李玉峰老師在會議中談了自己的三點體會:一是全面。報告會成果包括了對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安排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總體食品安全狀況、主流媒體報道、法制建設、謠言、以及細化到水産品單品的食品安全狀況。二是數據翔實。從源頭的化肥用藥使用量,加工、流通環節的抽檢合格率,進口環節回顧性檢查與預警黑名單數量,消費環節的投訴情況。有法制認知情況、媒體報道情況、謠言散播領域等等。都有很翔實的數據,很接地氣。三是具有高度。具有政治高度,對國家食品安全戰略的要求進行了詳細的提煉;具有理論高度,對現有的國内外理論研究進行細緻梳理,具有實踐價值,對制度設計、法制建設、謠言控制等機制設計進行了充分闡述。這些研究代表了吳教授及其團隊的一種責任,是一支具有家國情懷的研究團隊。

(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官方网站副院長李玉峰發言)
同時介紹了上海海洋大學及經管學院的基本情況。上海海洋大學原為農業部主管,現在是上海市教委、農業農村部、海洋局共管的具有水産一流學科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擁有水産、海洋、食品三大主幹學科,學院也主要圍繞水産、海洋、食品開展經濟管理相關研究。很希望能有機會和吳教授團隊進行進一步學習、進一步合作,能夠推進對上海國際大都市特點下的食品安全風險治理制度安排、理論與實踐創新等領域進行合作研究。
(撰稿:楊衛 攝影:發布會現場工作人員)